紫花苜蓿富含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物质及异黄酮类和多种未知促生长因子, 在畜禽日粮中添加苜蓿草粉对畜禽的生长性能和畜产品品质均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在种植业结构中以苜蓿替代饲料作物也是可行的 , 其在畜牧养殖业中的推广利用价值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尤其对于反刍动物,正成为一种优质的粗饲料来源。但由于它三高一低的特性和多雨的收获季节, 使得制作优质苜蓿青贮难度很大。因为青贮加工的限制因素有很多, 如植物的呼吸、酶的活动、梭菌的活动和需氧微生物的活动都会影响青贮的品质 ; 适量的水分、糖分和厌氧环境也是青贮不可缺少的条件。关于苜蓿青贮问题, 学术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如添加发酵液、乳酸菌制剂和酶制剂等, 但基本都是实验室内基础性和理论性的研究, 推广应用难度较大, 生产上可以利用的半干青贮技术, 由于水分要求严格( 45% ~50% ) , 实际操作不易掌握。糖蜜这一制糖的副产物, 作为青贮饲料可溶性糖分的重要来源, 具有提高青贮品质的作用, 作为能量饲料对奶产量和乳成分也有积极的影响, 本试验针对苜蓿的特性和常规青贮需要的条件, 通过添加麸皮和不同比例的糖蜜, 调节水分和糖分含量, 探讨这些条件和发酵进程的影响。
【关键词】 糖蜜; 苜蓿; 青贮品质; 发酵进程
1 材料与方法
1. 1 试验材料及试验设计
试验材料为盛花期的紫花苜蓿、麸皮和制糖的副产物--糖蜜。试验共分3 个组, 试验Ⅰ组( 苜蓿+0%糖蜜+ 23% 麸皮) 、试验Ⅱ组( 苜蓿+ 5% 糖蜜+20% 麸皮) 、试验Ⅲ组( 苜蓿+ 10% 糖蜜+ 15% 麸皮) , 每组各2 个重复, 含水量均控制在60% ~63% , 共分9 批, 分别在1、3、7、14、21、30、40、50、60 d时取样进行品质鉴定。
1. 2 青贮饲料的调制
将收割的新鲜紫花苜蓿( 含水量79%) 切碎至3~ 5 cm, 按比例加入2:1 兑水稀释的糖蜜和不同比例的麸皮( 均为质量比) , 拌匀并装入30 cm×20 cm的塑料袋, 每袋1. 5 kg 左右, 按批次放于深1.5 m、宽1m 的窖中, 并用碎土填缝隙, 密封、发酵。
1. 3 指标评定及数据分析
1) 感官评定。根据德国农业协会( DLG) 青贮饲料质量感官评分标准对颜色、气味、质地进行等级评定, 同时测量当天的气温、窖温和袋温。
2) 实验室评定。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定氮法测定; pH 值采用精密酸度计直接对提取液测定;氨态氮按农业部青贮饲料评定标准 测定; 可溶性糖分采用恩酮比色法测定; 重量损失采用青贮前后失重法计算。
3) 数据分析。试验数据采用SPSS 11. 5 分析软件进行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以Excel 统计分析系统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 1 温度指标及青贮饲料的感官评定
青贮过程的日平均气温29 ℃ , 窖温24℃ , 袋温23℃ 。开窖后, 前3 d 均没有太大的变化, 3 个组均为青绿色、草味, 随着青贮时间的延长, 试验Ⅲ组的颜色和气味变化较快, 第7 天颜色变为金黄色, 气味呈现酸香味, 第21 天为亮黄色, 第50~ 60 天时稍微发褐色。试验Ⅱ组第7 天呈现淡淡的酸香味, 颜色为青绿色, 第21 天开始发黄, 气味为带有草味的酸香味, 第30 天颜色为亮黄色, 气味为酸香味稍淡。试验Ⅰ组变化最慢, 第14 天时表面有霉块出现, 第30 天颜色呈现青黄色, 气味为夹有草味的酸香味,第50 天时, 颜色为浅金黄色, 气味为酸香味, 但夹有霉变味。由于水分含量适当, 3 个处理质地、茎叶均保持完好, 手感疏松, 根据德国农业协会( DGL ) 青贮质量感官评分标准, 等级评定试验Ⅰ组为一级尚好, 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为一级优质。
2. 2 青贮饲料pH值的变化
由图1 可以看出, 3 个试验组的pH 值均呈下降趋势, 不同时间的pH 值均为试验Ⅰ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 并且试验Ⅰ组和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在不同时间均达显著水平( P< 0 05) , 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在第7、14、30、50、60 天时差异显著( P< 0. 05) 。前3 d 各试验组pH 值均迅速下降。添加糖蜜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一直持续到第30 天( P< 0.05) , pH 值分别为4.36、4.21, 试验Ⅰ组第3~ 40 天经历一个缓慢下降期后又开始快速下降,第30 天最终的pH 值达到4. 99, 而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分别在14 d 和7 d 达到5. 0 以下, 为4. 72、4. 34, 最终的pH 值试验Ⅰ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 分别为4. 47、4.39、4.10。
2. 3 青贮饲料可溶性糖分的变化
可溶性糖分是青贮发酵的底物, 由图2 知, 试验各组在前7d 均经历一个快速下降期, 试验Ⅰ组、试验Ⅱ组、试验Ⅲ组下降幅度分别为75.0%、72.0%和70.4%; 试验Ñ 组、试验ò组从第14 天时缓慢下降, 试验ó组则持续下降, 最终3个处理的可溶性糖分分别为0. 19%、0.24%和0.57% 。
2. 4 青贮饲料重量损失的变化
青贮过程中蛋白质和糖类的分解均会造成重量损失, 由图3 知, 3 个组的重量损失在前7 d 均快速上升, 随后均呈波浪形的缓慢上升趋势, 第3 天试验Ⅲ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Ⅰ组, 说明添加糖蜜微生物活动旺盛, 7 d 后试验1组、试验Ⅱ 组变化趋于平缓, 第40 天试验Ⅱ组重量损失突然升高。试验Ⅰ组重量损失持续上升, 直到第14 天达到最高( 1.06%) , 随后开始下降, 第30~ 50天时又开始上升, 试验Ⅱ组、试验Ⅲ组前7 d 重量损失较多, 随后趋于稳定, 重量损失始终为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 试验Ⅰ组变化不稳定, 从第50 天开始, 3 个组的重量损失又开始呈下降趋势。
2. 5 粗蛋白质及氨态氮和总氮比值的变化
粗蛋白质含量是评价青贮饲料品质的重要指标。由图4 可以看出各试验组粗蛋白质均经历一个先下降后上升的过程。由于添加物的比例不同, 青贮第1 天试验Ⅰ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 分别为17.71%、16.85% 和15.69% , 第7 天快速下降到15. 05%、15. 30% 和15. 05%, 随后试验Ⅱ组、试验Ⅲ组经过一个缓慢平稳过渡期后, 第21 天开始快速上升, 直到第50 天时分别达到最高为17.06% 、17.16%。试验Ⅰ组持续下降到第14 天为14.45% ,随后开始上升, 到第50 天达到16.83% 。3 个试验组在50~ 60 d 时, CP 含量又都略有下降。
氨态氮和总氮的比值反映了饲料中的蛋白质和氨基酸的分解程度。从图5 可知, 随着时间的推移, 3 个试验组均呈现上升趋势, 青贮的第3~50 天, 比值均为试验Ⅰ组> 试验Ⅱ组> 试验Ⅲ组,第60 天稍有差异, 试验Ⅰ组1~ 14 d 显著上升达到11.98% , 14~ 30 d 有下降趋势, 第40 天时比值上升至最高( 13.57% ) , 随后, 又稍有下降, 试验Ⅱ组和试验Ⅲ组在3~ 7 d 上升较快, 14d 开始进入平稳时期。
3 讨 论
温度、水分、可溶性糖分、压实度、青贮时间、添加物等都会影响到青贮的效果。据Mitsuaki 等报道, 当没有添加剂时只有在40℃才能青贮成功,而有添加剂的处理在20℃ 、3 0 ℃ 、40 ℃ 均取得了成功, 当温度低于15℃ 时乳酸菌几乎不生长; 水分也是青贮的重要因素, 但中等水分( 65% ) 更有利于可溶性糖分转化为乳酸 , 当水分过低时青贮将不受糖分的影响。可溶性糖分作为青贮发酵的底物为最关键的因素, 若糖分不足一般就很难取得青贮的成功, 本试验在保证温度、水分, 厌氧条件等一致并且最佳的条件下研究了不同含糖量对青贮发酵的影响。
当不加糖蜜时, 虽然水分含量符合青贮的要求,但是由于糖分含量不足, 发酵进程缓慢, 青贮品质不佳。颜色、气味、pH 值和糖分变化慢, 且有发霉现象, 重量损失、氨态氮与总氮比值却均高于添加糖蜜的处理, 说明发酵过程中, 不良发酵严重, 有害微生物繁殖较多。通过粗蛋白质含量和氨态氮与总氮比值的变化趋势, 也充分说明可溶性糖分含量不足时,产生的乳酸少, pH 值高, 有害菌大量地分解蛋白质等营养物质, 使青贮很难快速达到稳定状态, 进而影响青贮的品质。
添加糖蜜后, 由于糖分含量充分, 发酵进程快,青贮品质较好。试验Ⅱ组( 5% 糖蜜) 第7 天开始产生淡淡的酸香味, pH 值、糖分含量和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均比试验Ⅰ组低, 在第14 天即达到稳定; 当糖蜜的添加量增加到10% 时, 发酵最快, 第7 天颜色和气味即达到优质青贮饲料的标准, pH 值、糖分含量、重量损失和氨态氮与总氮的比值在3 个组中最低, 郭旭生等报道, 向青贮饲料中添加糖可以降低pH 值, 抑制蛋白质的分解及微生物的繁殖, 与本试验结果一致。可见添加糖蜜后, 给乳酸菌生长提供了足够的底物, 能较快地降低pH 值, 缩短达到稳定期的时间, 5% 糖蜜添加量14 d 后进入乳酸发酵期, 10% 糖蜜添加量为最佳, 第7 天进入乳酸发酵期, 大大缩短了微生物竞争期, 减少了养分的损失。因此, 适当的糖分含量有利于缩短发酵进程, 尽快达到发酵稳定期。(本文搜集整理于网络,如有侵权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